早春时节,记者来到晋江东骏鞋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骏鞋材”),总经理林海滨正拿着3款鞋中底为客户做演示,它们分别是普通发泡中底、初代超临界发泡中底(EVA混料)和第二代超临界发泡中底(尼龙、TPU纯料)。记者拿到手中比对时,发现这些中底轻盈又稳固,尤其是第二代超临界发泡中底,重量轻如羽毛,其轻柔软弹的质感与先前的两种产品形成了鲜明对比。为了展示超临界发泡中底独特的回弹性,林海滨用拇指按压中底边缘轻轻掰弯,松手时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声响,中底迅速回弹至原始形态,这响声不仅是对中底材质强度与韧性的最好证明,也预示着它能够为成品鞋提供稳定而持久的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超临界发泡技术正逐渐成为运动鞋制造领域的主流趋势,东骏鞋材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之一,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不断突破自我。本期记者有幸对东骏鞋材总经理林海滨进行了专访,与他一同回顾早年创业经历,畅谈超临界发泡鞋底背后的研发故事和市场前景。
感悟市场,学习成长,与品牌同行
心怀抱负,转战商场。2003年,林海滨挥别三尺讲台,带着知识分子特有的儒雅气质,踏上了创业的新征程。这年秋季,东骏鞋材在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南店工业区成立。公司初期,组建了一支50多人的团队,主营TPR鞋底制造与TPR造粒业务,面向内销市场开展业务。林海滨说:“起初我主要负责管理公司的生产工作,当时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连可供摸索的石头都寥寥无几,只能硬着头皮推进。”创业初期的林海滨因经验不足陷入迷茫,公司经历了一段野蛮成长期。之后,林海滨主动寻找市场机遇,闲暇时自学业务知识,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东骏鞋材以“品质致上、价格合理、服务周到”的理念切入市场,订单稳定增长,赢得了不少品牌商的青睐。东骏鞋材趁热打铁,扩大生产规模,增设了PU车间,生产PU大底、PU鞋垫产品,开发出更多市场急需的产品,各类业务发展步入正轨。
晋江东骏鞋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海滨
凭借快攻打法,东骏鞋材在市场站稳了脚跟。林海滨说:“我们的产品研发始终紧跟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市场上出现的鞋底新材料、新工艺,我们都能迅速跟进并应用。同时,品牌方的严格要求也促使我们不断进步。”林海滨逐步完善公司管理制度,持续优化产品,增设喷漆车间,补齐公司生产线关键拼图。正是这种快速响应能力和持续改进的态度,使得东骏鞋材赢得了多家品牌方的信任,并为后续的市场口碑奠定了坚实基础。以需求为舵、以创新为桨,2007—2013年,东骏鞋材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公司增设橡胶(RB)车间、一次IP车间、二次MD车间等,产品进一步多元化,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在管理模式上,东骏鞋材引入ERP智能管理系统,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实现公司资源配置的优化。林海滨这套组合拳式的战略布局,不仅助力东骏鞋材在市场中实现差异化突围,更通过硬件与软件双轮驱动,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年年有突破,再上新台阶。2014—2015年,东骏鞋材增加EVA造粒车间,扩大原有工厂规模,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产品品质和交期速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标准化方面,公司引进各种检测设备,能够全方位检测所有鞋底相关物性指标,满足客户对鞋底各项要求,为产品的优质稳定保驾护航。通过技术革新与管理升级,东骏鞋材完成了从粗犷生产到精耕细作的转型升级。在数年间完成连级跳,实现跨越式发展。
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研发超临界中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海滨也从幕后走向台前,负责公司的管理与销售。东骏鞋材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公司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然而,林海滨并未满足于此,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他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公司的竞争力。林海滨说:“为满足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对中底材质‘更软、更轻、更弹’的专业需求,也为破解行业同质化竞争困局,我们决定寻求技术上的改变,以超临界发泡技术为突破口,闯出一条新赛道。”
2020年,东骏鞋材着手研发超临界发泡鞋底。然而,敲定技术路线绝非易事。当时,行业内普遍采用化学发泡工艺,在物理发泡领域国内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但在国际上,阿迪达斯的爆米花(Boost)技术已经被市场热捧。因此,东骏鞋材高层决定避开这条已显拥挤的赛道,将研发重心投向超临界发泡技术这一前沿领域。这种前瞻性的技术预判,使东骏鞋材洞察行业潜力,精准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超临界发泡鞋底的研发进程远比预期艰难。没有现成的设备供应,也没有成熟的工艺标准。作为行业第一批“吃螃蟹”的先行者,东骏鞋材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没有先例,就去创造先例。2022年,东骏鞋材投入超1000万元,引进先进的研发设备和技术人才,推进项目提速。林海滨说:“打铁必须自身硬,一项新技术落地成熟,都是在试错中不断前进。材料配方调了一次又一次,有时候觉得快成功了,一试又不行,只能从头再来。但我们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逐步摸清了材料和工艺特性。”反复试验,必须成功!抱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2023年超临界发泡鞋底正式上线投产。历时3年研发终见曙光,东骏鞋材解决了一项项工艺难题,使批量生产成为现实,产品质量也有了保障。每个环节的突破,都凝聚着研发团队的智慧与汗水,突显东骏鞋材追求卓越的匠人精神。
超临界发泡鞋底一经推出,订单纷至沓来。精准切中了市场对高性能可持续中底材料的需求,证明东骏鞋材当初的决策是正确的。目前,公司已经开发出第二代超临界发泡鞋底产品。据林海滨介绍,超临界发泡鞋底具有轻柔软弹、环保又低碳等特性。传统橡胶鞋底密度约为1.1g/cm³,而二代超临界发泡鞋底实现了革命性突破,密度仅为传统材料的1/20,轻量化效果堪称颠覆。此外,超临界发泡鞋底展现出优异的耐折性能,远超国家标准的要求。经测试,超临界发泡一代产品已达50万次耐折次数,二代产品突破80万次耐折次数,正在冲击100万次的目标。同时,回弹率可达到75%以上。在环保方面,超临界发泡不需要使用化学发泡剂,而是利用大气中常见的惰性气体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来进行物理发泡。相较于传统化学发泡,更具环保性,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集中排放,更加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创新中寻找突破口,新赛道带来新机遇。林海滨说:“现在回头看,新技术让东骏鞋材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跳出价格战的泥潭,使公司发展走向良性循环,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订单逐年增加。”超临界发泡鞋底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环保优势,迅速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外销市场也成为了新的增长点,东骏鞋材陆续成为PUMA(彪马)、鸿星尔克、贵人鸟等众多知名品牌的合作伙伴。超临界发泡鞋底的问世,不仅标志着东骏鞋材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重大突破,也为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超临界发泡鞋底兴起之际,行业内的10余家企业也迅速跟进。近两年来,超临界发泡鞋底供应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层出不穷:珠粒发泡、板材发泡、注塑发泡、小发大等,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蓬勃发展局面,围绕超临界发泡鞋底的竞逐赛已经悄然开始。林海滨认为,新技术同场竞逐,压力与机遇并存,同行企业的积极参与不仅不构成威胁,反而形成了“鲶鱼效应”,推动市场良性竞争。尽管竞争激烈,但从另一角度也促进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客观上加速了中底材料从EVA时代向超临界时代的跨越。林海滨说:“如今,超临界发泡二代产品刚上市,三代产品研发也已提上日程,技术迭代周期显著缩短,新材料的发展终将带动整个行业实现质的飞跃。
稳健前行,创新不止,做鞋材行业的探索者
林海滨初创时即坚持做客户信赖的产品,始终秉持“重品质、重人才、重口碑”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在他的带领下,东骏鞋材的公司规模和业绩屡创新高,现有员工总数600余人,技术性人才占比超10%,拥有RB、MD、IP、超临界、PQ、EVA造粒、贴合等生产车间,年产成品鞋底1500万双,产值达到2亿元。
员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林海滨十分重视公司内部人才的培养。他强调,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保障员工权益才能保障公司效益。因此,东骏鞋材注重绩效考核制度建设,不遗余力地留住优秀人才,持续激发公司潜能。林海滨说:“除了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核心团队向年轻化转型也是公司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尽可能给年轻人提供机会,企业才有未来。
目前,东骏鞋材超临界发泡研发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尽管团队成员非常年轻,但核心成员都是有着丰富理论知识和研发实践的技术人才。年轻化不是简单的“低龄化”,而是打破资历限制,让青年员工也能成为创新主体,促使公司不断探索新的市场机会,开发新产品。
面向未来,东骏鞋材不忘初心,深耕产品品质,服务国内、国际品牌,着力打造内销外销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公司有非常清晰的战略目标。一方面,坚守传统鞋材优势,持续投入更新设备,把产品做精做细;另一方面,大力推广超临界发泡鞋底,先以专业跑鞋市场为试验田打磨产品,成熟后再向户外、休闲等大众领域拓展。林海滨认为,2025年市场需求回暖,超临界发泡鞋底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如同春芽破土,市场拐点的曙光已经显露,这源于对国家发展前景的信心,也基于对全民运动热情激发市场需求的预判。值得关注的是,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鞋底制造领域,还将在运动器材、健身器械、汽车坐垫、海洋浮标球等更多领域发光发热。
从当年创业开疆拓土、毅然进军超临界发泡技术的研发,到今日对产品品质的坚守,林海滨的创业经历如登山者。他怀揣对技术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站在深耕行业20多年这一关键节点上,继续向更高处进发。林海滨表示,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前行路。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打造一个有责任感、有益于社会的现代化企业,秉承诚信、创新、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做鞋材领域的探索者。林海滨说:“我们热烈欢迎各位伙伴与我们深度合作、共同发展,合力开发出更多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新产品。”相信在林海滨的带领下,东骏鞋材将砥砺前行、开拓创新,推动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